一行两会重磅发声(中国证券业协会第七次会员大会上的讲话)

2021-05-23 10:26:46

导读:没有高质量发展的投资银行就没有高度发达的资本市场。对于什么是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怎样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还需要做更多深入思考。我认为,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绝不仅仅是做大规模,更重要的是紧紧围绕主责主业,在做专做优做精做强上更加努力。


近日,市场对“伪市值管理”比较关注。“伪市值管理”本质是上市公司及实控人与相关机构和个人相互勾结,滥用持股、资金、信息等优势操纵股价,侵害投资者合法权益,扰乱市场秩序,境内外市场均将其作为重点打击对象。对此我会始终保持“零容忍”态势,对利益链条上的相关方,无论涉及到谁,一经查实,将从严从快从重处理并及时向市场公开。这里,也郑重提醒上市公司及实控人、行业机构和从业人员,要敬畏法治,敬畏投资者,远离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乱象,珍视自身声誉和职业操守,共同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



来源:证监会

原标题:坚持稳中求进 优化发展生态,推动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新进步——易会满主席在中国证券业协会第七次会员大会上的讲话


各位行业代表,同志们:


上午好!


今天,中国证券业协会召开第七次会员大会,我谨代表中国证监会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全体与会代表和全行业从业人员致以诚挚问候!


证券公司是资本市场最重要的中介机构。30年来,证券行业与资本市场共同发展壮大,已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对资本市场和证券行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行业必须切实肩负起新责任新使命,以自身的高质量发展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贡献力量。下面,我重点围绕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同大家作个交流。


一、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取得良好进展


过去四年,证券行业稳中求进、砥砺前行,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增强,行业规模和资本实力稳步增长,市场竞争力和行业形象逐步改善,为高质量发展打牢了扎实基础。


一是服务实体经济和投资者能力不断增强。四年来,证券行业牢记服务实体经济的天职,帮助各类企业完成股权融资超过5万亿元、债权融资超15万亿元、并购重组交易超3万亿元;积极参与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在创业板改革、新三板改革、投资端改革、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保护投资者权益等资本市场重大改革任务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始终坚持守正创新,围绕科技自立自强、民企纾困、绿色发展、“一带一路”等主题积极创新产品服务;聚焦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财富管理需求,丰富投资产品,改善账户服务体验,受托管理规模超过10万亿元。2020年底,证券从业人员近35万人,专业素质持续提升,呈现高学历、年轻化、专业化特征。


二是合规和风险管理体系逐步健全。四年来,证券行业坚持稳中求进,经营风险总体可控,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和复杂外部环境等多重冲击考验,对通道业务、股票质押、债券违约等重点领域风险做到了早谋划、早行动,取得了较好效果,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作出了积极贡献。


同时,行业机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初步建立,合规理念逐步贯穿各业务环节,整体呈现稳健发展势头。2020年末行业总资产达8.9万亿元,净资本1.82万亿元,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1.35%和5.48%;风险覆盖率、流动性风险覆盖率、净稳定资金率等风控指标均优于监管标准。


三是行业履行社会责任成效显著。近年来,证券行业依靠人才优势、专业优势,加强对宏观经济、产业经济、区域经济的研究,发挥行业首席经济学家为宏观政策建言献策和预期引导的积极作用。


去年面对疫情严重冲击,行业配合监管部门,在股票质押展期、融资融券“柔性”处理等方面主动作为,第一时间捐赠各类物资支持疫区抗疫,服务发行“疫情防控债”,支持企业复工复产。


发起证券行业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资产管理计划,创设信用保护工具,助力民营企业纾困。2016年开始,行业通过“一司一县”等方式积极参与扶贫工作,102家证券公司结对帮扶307个国家级贫困县,为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作出了行业应有的贡献。


四是行业文化建设付诸实践。2019年11月,行业召开文化建设动员大会,提出“合规、诚信、专业、稳健”的文化理念,在全行业逐步形成共识并付诸积极行动。


今年年初,在总结证券公司文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际金融监管机构的最佳实践,证券业协会发布推广《证券行业文化建设十要素》,从观念、组织、行为三个层次,提出落实行业文化理念的具体行动指引,得到了全行业的积极响应。这项工作是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的支柱,要从小事抓起,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在行业倡导新风气、树立新形象,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提供新支撑。


行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各家公司自身努力和资本市场治理环境的有效改善。自律组织是资本市场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年来,证券业协会积极适应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认真履行“自律、服务、传导”的职责定位,在推动改善行业发展环境,构建发展生态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特别是近年来,协会按照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增强服务意识,转变服务理念,从注重服务业务发展转向更加注重培育行业发展生态,以完善自律规则,加强执业责任和能力建设,以健全业务规范,促进提升执业质量;主动服务注册制改革试点平稳落地,在增强行业合规风控和国际化能力,防范化解风险,推动行业守正创新、数字化转型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效。下一步,希望协会再接再厉,在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更加积极作用。



二、准确把握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本质内涵


经过四年努力,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取得良好开端,进一步夯实了稳中求进和守正创新的基础。没有高质量发展的投资银行就没有高度发达的资本市场。对于什么是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怎样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还需要做更多深入思考。我认为,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绝不仅仅是做大规模,更重要的是紧紧围绕主责主业,在做专做优做精做强上更加努力。具体来讲,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一)必须坚定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


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证券行业作为市场的驱动者和价格的发现者,应当努力成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践行者和推动者,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找准定位、主动站位。肩负起优化融资结构、激发经济活力、培育创新动能的历史使命,加大服务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力度,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的过程中,发挥好投资银行的市场和价格导向作用,服务构建低碳绿色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提升行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与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在资本市场更高水平开放中建立竞争优势。进一步发挥财富管理作用,助力增强广大投资者的获得感,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加强投资者保护,确保金融安全和有效防范风险。


(二)必须聚焦实体经济提升服务能力


服务实体经济是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宗旨本质,也是发展资本市场的初心使命。证券行业必须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金融工作的重要原则,回归本源、优化结构、强化监管、市场导向,努力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要坚持守正创新,以落实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大直接融资支持力度,主动适应发展更多依靠创新、创造、创意的大趋势。


围绕实体经济需要优化业务结构、提升服务质量、创新产品工具,突出为经济创新驱动发展和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更加多样化的金融工具,助力畅通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的高水平循环。对于重资本业务的发展和创新,要做到看得清、管得住,坚持适度发展。着力聚焦为实体经济和居民财富增长,提供更高质量、更加精准的金融服务。


(三)必须坚持走专业化发展之路


专业是行业机构安身立命之本。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专业化发展道路,在“特色、强项、专长、精品”方面多下功夫。随着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入,行业的经营发展环境正面临深刻变化,只有突出专业能力、专业特色、专业优势,注重培养具备专业主义精神的人才队伍,才能行稳致远,逐步积累声誉资本,赢得客户和社会信任,为高质量发展拓展更广阔的空间。各公司要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提升细分领域的专业能力,走出一条精品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形成差异化、特色化发展的行业格局。


注册制改革是这一轮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牛鼻子”工程,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中心任务,不仅涉及审核重点、方式、分工的优化,还必须建立起对发行人质量、发行定价和时机的市场化约束机制。


通过市场化法治化手段促使中介机构归位尽责是其中的关键。为更好发挥投资银行价值发现的作用,行业机构要进一步突出专业能力的核心地位,不断提高专业水平,适应注册制要求,加快从通道化、被动管理向专业化、主动管理转型,切实提升保荐、定价、承销等核心能力。


(四)必须持续强化风控能力和合规意识


证券经营机构是风险定价与风险管理的专业机构,自身也容易成为风险集聚地。合规经营始终是证券公司生存发展不可逾越的底线,风控能力是证券公司把握好风险和收益平衡、确保长期健康发展的有效抓手。


行业必须始终把合规风控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仅要健全与自身发展战略相适应的风险管理架构,建立有效的风控前置程序、完备的风险管理系统、强大的风险文化体系,夯实证券公司合规展业、行稳致远的制度基础,还要不断完善与注册制相适应的责任体系,形成发行人质量、发行价格等方面的市场化约束机制,切实加强自身的技术、资本、流动性、声誉等方面的风险管理。


在2019年7月行业机构座谈会上,我提出了证券经营机构必须坚持“四个突出”,核心就是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是基础,是为了更好的进,无论是行业自身发展,还是资本市场改革开放,都需要不冒进不懈怠,不偏不斜,行稳致远;进是方向,只有锐意进取,通过改革来破解难题,通过创新来开创新局,才能实现长久的稳。特别是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依然复杂多变,我们更加需要保持清醒冷静头脑,保持定力,坚持以稳健经营、合规经营为引领,苦炼内功,守正创新,夯实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五)必须切实提升公司治理的有效性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健全金融机构治理”提出了明确要求。我认为,良好的公司治理是任何公司行稳致远的微观基础,作为投资银行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帮助企业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因此自身更要健全有效的公司治理,为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近年来,行业存在的重市场轻风控、重项目轻准入、重眼前轻长远等问题,以及一些金融机构风险个案暴露,追根溯源,内部人控制、“三会一层”虚设、制衡失效等公司治理方面的缺陷和不足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在这方面,行业机构必须高度重视起来,发挥主观能动性,切实把公司治理的落脚点放在端正经营行为、有效防范风险上来,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现代公司治理双重优势,持续健全法人治理结构,让有效的公司治理成为基业长青的重要保障。


要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股权结构,厘清股东资质,规范股东行为,做到股东不缺位、不错位、不越位。监管部门将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强化股东穿透管理,加强对实际控制人监管。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坚持全链条问责,发现一起、从严处罚一起,绝不姑息。


(六)必须守正笃实推进证券业文化建设


行业文化是证券经营机构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功”和根基。行业文化是价值观、风险观、发展观的综合体现,必须坚持正确发展方向,持续积淀和涵养行业生态,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特别是针对社会广泛关注的行业风气和文化中存在的问题。


需要加快补齐工匠精神、专业精神、投资者保护意识以及良好职业操守等短板,纠正过度激励、短期激励等不良风气,希望大家切实担负起行业文化建设的主体责任,把文化建设融入公司治理,推动公司文化与发展战略深度融合,努力把文化建设与专业能力建设、人的全面发展、历史文化传承有机结合起来,促使“合规、诚信、专业、稳健”在全行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久久为功厚植“忠、专、实”的行业文化底蕴,为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价值引领和精神支撑。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十四五”是证券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应当围绕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凝聚共识,落实“十四五”规划要求,加强顶层设计,制定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时间表、路线图、行动方案,推动行业发展与国家发展蓝图更加紧密联系、更加深度融合,建设高质量的投资银行和财富管理机构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三、正确处理好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关系


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必须始终坚持“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方针,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方向,不断提升资本市场治理能力和体系现代化水平。当前,需要进一步处理好行业关切的几方面关系,推动改善发展环境,持续积淀和涵养高质量发展的良性生态。


(一)关于放松管制和加强监管的关系


资本市场是信息加信心的市场。对于证券行业来说,监管、自律和公司的目标都是一致的,但需要建立彼此的信任关系,只有互信才能形成推动行业发展的良好合力。


一方面,作为监管部门,证监会将继续坚持“不干预”的理念,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该由机构自己负责的由机构自主决策,坚持分类监管、差异化监管,扶优限劣,为优质证券公司创新发展打开空间。


对于行业在完善基础设施、健全业务功能等方面的呼声,我们将坚持市场化导向,审慎评估,积极推动。另一方面,监管部门放得开需要建立在行业自己管控到位的基础上,行业机构必须牢守底线、诚信经营,提升自我约束能力,做有担当、有格局、令人尊敬的企业,切实塑造良好形象,为行业创新发展拓展空间。对于不守法经营、破坏市场规则的机构,我们也将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严惩不贷,切实净化市场生态。


近日,市场对“伪市值管理”比较关注。“伪市值管理”本质是上市公司及实控人与相关机构和个人相互勾结,滥用持股、资金、信息等优势操纵股价,侵害投资者合法权益,扰乱市场秩序,境内外市场均将其作为重点打击对象。对此我会始终保持“零容忍”态势,对利益链条上的相关方,无论涉及到谁,一经查实,将从严从快从重处理并及时向市场公开。这里,也郑重提醒上市公司及实控人、行业机构和从业人员,要敬畏法治,敬畏投资者,远离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乱象,珍视自身声誉和职业操守,共同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


(二)关于稳健经营与创新发展的关系


正如我前面所提到的,行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稳中求进的理念,但强调“稳”并不代表不要创新,而是要更好地创新。证券行业位于市场经济的前沿,创新意识较强,动力也很足。但资本市场直接面对千家万户、涉及各方利益,行业创新也必须慎之又慎。


因此,行业必须坚持稳字当头,坚持创新发展与合规风控并重,统筹把握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切实做到“管理有制度、操作有流程、过程能监测、风险可承担”;行业高质量发展必须紧紧围绕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围绕服务实体经济和居民财富管理需求,确保创新始终行进在正确的航道上。


(三)关于压实责任与明确责任边界的关系


前期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我就中介机构角色变化做了阐述,行业对此也高度关注。我认为,在注册制的背景下,中介机构特别是证券公司必须深刻认识“看门人”的职责定位,同时服务好融资方和投资方两方面:既要强化保荐能力,从源头上把好上市公司质量关,确保选出真公司,力争挑出好公司;也要强化定价能力,加强投行业务与“买方研究”的有机结合,坚持倡导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性投资,使真正有市场前景的公司融到资。


这是检验证券公司治理水平和专业能力的重要标准。当然,发行上市涉及发行人、保荐承销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多个主体,合理划分彼此责任,也是归位尽责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将进一步厘清各主体责任边界,努力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的机制。在这方面,协会也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关于行政监管与自律管理的关系


行政监管和自律管理是资本市场治理的两种重要方式,二者各司其职、分工协作、相互补位、有效衔接,共同形成行业治理合力。新证券法进一步明确证券业协会的自律管理职责,去年证监会专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证券业协会自律管理职责的意见》,指明了协会的职能定位和工作方向。


希望协会继续依托会员自治,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平台,坚持自律管理与行政监管的差异化定位,更好发挥自律管理的前瞻性引导、预防性规范作用;坚持自律管理与行政监管的协同配合,充分发挥自律管理的传导作用。坚持自律规则、业务规范的示范引领,引导行业机构合规展业。坚持自律措施的市场约束功能,强化道德约束、诚信约束、声誉约束、规则约束。


今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协会代表行业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是党中央、国务院对证券行业践行扶困济贫社会责任,担当脱贫攻坚初心使命的肯定和鼓励。在今天大会上,协会将发出巩固“一司一县”扶贫成果,接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倡议书,希望行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进一步发挥专业优势,在广阔天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低碳绿色循环经济发展作出行业应有的贡献。


同志们,今天的大会即将选举产生协会新一届理事会、监事会,今年也是协会成立30周年。协会伴随着行业成长走过了千山万水,在新的发展阶段,希望协会坚定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努力践行“四个敬畏,一个合力”,继续与行业一道走在高质量发展的大路上,为打造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积极贡献力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贡献!


预祝大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央行副行长李波:

在小川行长后面讲是有压力的,小川行长讲得很精彩。会议组织方说给我10分钟左右讲一个题目,我想我今天简单汇报一个题目,就是“关于健全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框架”。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健全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这是我们反思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成果,也是我们借鉴国际共识并结合中国的现实国情的一个有益探索。那么这个“双支柱”调控框架把保持价格稳定与维护金融稳定的两大目标有机结合,为新的历史时期维护我国宏观经济稳定和国家金融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来看,“双支柱”调控框架都还是个新事物,尤其是宏观审慎政策这个支柱,还有很多理论和实践的任务要去完成,需要我们在未来的研究和实践中不断去探索和完善。

我想我就重点讲三点:

第一点,中国在探索构建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方面起步比较早,也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取得了积极的成效。这是我想讲的第一点。

早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前,人民银行就意识到中央银行仅仅关注物价稳定是不够的,维护金融稳定也十分重要。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仅仅依靠货币政策很难兼顾价格稳定和金融稳定的双目标。因此,人民银行开始探索使用更多的工具来分担维护金融稳定的调控压力。

现在回头看,当时中央银行采取的窗口指导、信贷政策等操作都部分含有宏观审慎的理念,尤其是2003年人民银行开始引入贷款价值比(Loan To Value,简称 LTV)要求,也就是最低首付比来稳定房地产金融,当时这个工具的使用是很有前瞻性的,大家可以看到2008年危机以来很多国家都学我们,都开始用这个工具来调控房地产金融。

那么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人民银行构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步伐开始加快,政策协调机制逐步建立,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宏观审慎评估、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等工具陆续推出,跨境资本流动、房地产金融等重点领域的宏观审慎管理也不断深入,而且我们在统筹监管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金融控股公司和重要金融基础设施等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有益的进展。

可以说,“双支柱”调控框架的逐步建立取得了积极成效。这是我想给大家汇报的第一点。在第一点这儿再补充两条,一是从协调机制来看,咱们国家也有很大的进展,2013年按照国务院的部署,人民银行牵头建立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制度,2017年召开的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也决定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统筹协调金融稳定和改革发展的重大事项。

所以,在体制机制的建设上,为我们这个“双支柱”调控框架也做了重要的一个部署,也就是我们这个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大家看到,自从建立以来,我们在金融稳定和改革发展方面的协调力度也明显加大,在体制机制建设上为双支柱做出了很好部署。

二是近年来我国外部环境出现深刻变化,国内也处于一些金融风险“水落石出”的阶段,金融调控面临一些挑战,而这个“双支柱”调控框架的建立,帮助我们较好地应对了这些复杂形势。

从结果来看,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保持了合理增长,绝大部分金融机构稳健经营,金融市场无序加杠杆和投机行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总的来讲取得了积极成效。这是我想给大家分享的第一条。

第二条我想分享的是,我们“双支柱”调控框架还是处于起步阶段,仍然面临一些挑战,面临一些问题需要我们不断的去研究和探索。

第一个挑战就是:宏观审慎政策的这个框架还不够健全和成熟。相比已经非常成熟的货币政策框架,宏观审慎政策的诞生时间还比较短,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宏观审慎政策有三个特点:

1,宏观审慎政策是针对金融体系中的系统性风险,也就是针对有系统性影响的金融脆弱性,这是第一个特点;

2,宏观审慎政策是针对金融风险的顺周期性和传染性,从宏观的、逆周期的、跨市场的或者说防传染的角度,来出台政策措施;

3,宏观审慎政策的核心关注是金融和经济体系中的加杠杆行为,尤其是具有系统性影响的加杠杆行为。

从国际上来看,有两个领域的宏观审慎政策相对成熟,也比较有共识,一个是《巴塞尔协议III》框架下的资本和流动性的一些新要求,比如逆周期资本缓冲、系统重要性机构附加资本要求、流动性覆盖比率等等,这都是比较有共识的。

二是房地产市场的贷款价值比,还有就是贷款收入比等等,这些指标、这些工具也是相对成熟也比较有共识。

在其他领域比如金融基础设施,还有跨境资本流动这些领域的宏观审慎管理或者说宏观审慎政策,现在还处于早期的探索阶段,相对共识也还没有形成太多,所以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探索。

从国内来看,有些领域的宏观审慎政策还缺乏明确和可量化的目标,大家知道,货币政策的目标通常很清晰,不管是最终目标还是中间目标,而宏观审慎政策在这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容易出现政策的缺位和泛化,职责边界和权责分配也还有待进一步厘清,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效率还有提升的空间,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和预警体系也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双支柱”的协调配合也有待进一步加强。这是第一个方面我们还面临的一些挑战和问题。

第二个方面,从“双支柱”的调控框架来看,我们的金融监管架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实施好宏观审慎政策还有货币政策,既需要宏观的、逆周期的和跨市场的视角,也需要落实到具体的监管工具上去,也就是宏观政策落实过程中一些具体的、微观的监管工具。那么,也就意味着我们的宏观管理,不管是货币政策还是宏观审慎政策,都需要和监管政策、监管工具有更好的配合。

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以来,人民银行的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风险防范的职责加强,银监会和保监会合并成为银保监会,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

从近几年的实践来看,还有必要进一步强化功能监管和目标监管的理念,所谓“功能监管”,大家都很熟悉了,就是同样的业务应该有同样的监管。那么什么叫“目标监管”呢?

在国际上也叫“以目标为基础的监管”,也就是你的监管目标是什么,你是审慎的目标还是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保护,这个监管目标是不一样的,如果你是审慎的目标的话,就是审慎监管者;如果你的目标是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保护,你就是行为监管者,那就是以目标为基础的监管。对于我们来讲,功能监管和目标监管这两方面的监管部署还有提升的空间。这是我讲的第二个问题。

最后,我想再简单分享一下下一步的政策建议。

一是要强化“双支柱”调控框架的协调配合,继续推动货币政策调控框架从数量性调控为主,向价格性调控为主转变,增强货币政策操作的规则性和透明度。同时,在宏观审慎政策方面,充分发挥宏观审慎政策结构性靶向调控的作用,针对房地产金融、跨境资本流动、债券市场等特定领域的潜在风险,及时采取宏观审慎措施,防范系统性风险。要深入研究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交互机制,厘清不同政策工具的作用方向,机理和适用条件,探索“双支柱”调控框架下的政策协调。

第二个建议就是进一步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刚才我也讲了,宏观审慎政策还处于它的“儿童期”或者说“少年期”,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我们要研究更加明确可量化的宏观审慎政策目标,包括最终目标和中间目标;要明晰顶层架构和权责划分;要明晰我们宏观审慎政策的治理架构。

同时,推动形成科学有效的宏观审慎政策传导机制,提高宏观审慎政策执行的效率和有效性,建立全覆盖的金融风险监测预警体系,重点加强对加杠杆行为、债务及金融周期的监测,有针对性的创设政策工具,做好重点领域的宏观审慎管理,逐步将主要的、重要的、有系统性影响的金融活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纳入宏观审慎管理。

第三条建议也是最后一条建议就是,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框架。建议在未来的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中,进一步统筹好我们的宏观政策和我们的监管政策,同时要强化审慎监管和行为监管,落实功能监管和目标监管的要求,构建符合我国现代金融业发展特点、统筹协调、有力有效的现代金融监管框架。可以考虑将监管部门的审慎监管职能和行为监管职能进一步明晰和分设。

审慎监管刚才我讲到了,审慎监管和行为监管有着不同的政策目标,审慎监管以金融机构的审慎经营为核心,重在风险防范,确保金融机构的稳健,类似医生一样,主要是预防和治疗疾病,这是审慎监管;行为监管以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保护为核心,重在保护投资者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类似警察,对违法违规行为要给予严厉的处罚。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审慎监管和行为监管的目标是不一样的,按照国际上最新的以目标为基础的监管来讲的话,怎么样把这两个监管的目标和理念进一步清晰化,并且适当分设,让各自能够更加专注,这是我们下一步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一项任务。



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


尊敬的李波副行长,晓慧院长,刘连舸董事长,廖理副院长,各位老师各位校友,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论坛,首先祝本次论坛圆满召开。


借此体会我也提出几个需要在理论上进一步探索和创新的几个金融问题供大家参考。


第一,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金融稳定。上世纪60年代戈德史密斯提出金融结构这个概念以来,到目前对金融结构的研究范围已经从数量比例逐渐拓展到各种金融要素的功能定位、市场活力、体制机制等深层的领域,有两个视角值得我们观察:


(一)是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促进是促退还是中性。一百多年的现代金融经济发展史并没有提供一个准确的有说服力的线性因果关系。有的国家甚至出现了完全相互矛盾的对照,事实上金融结构是一个动态的变量,对金融作用的方式、机理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表现得也不完全遵循相同的路径。


(二)金融结构与金融稳定的关系。究竟什么样的金融结构更加有利于金融稳定和安全,从而可以减少金融危机发生的频率,减少对社会经济的冲击。什么样的微观金融基础结构比如说股权结构、资产负债机构,中观金融市场结构比如说融资结构、竞争充分性和竞争集中度等等,以及宏观金融管理结构如何进行优化,从而更加有利于金融稳定,目前有一些研究但是没有一致的定论,但是有一些共识。


比如说一国的金融结构往往内生于经济社会体制变化之中,与该国经济发展阶段实体经济的形态、金融深化程度、金融消费习惯以及传统文化等等都有关系,而且要与这些相适应。全球范围内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最优金融结构,只有适合本国国情的才是最好的。


金融结构的形成是市场竞争和历史演进的结果,但并不是说有形的手只能袖手旁观,无所作为。事实上金融结构发展的历史早已经刻上了主动塑造和推动的印迹,通过改革金融结构,促进社会供求总量平衡和资源优化,与调节经济增长,已在一些国家取得成效,但是前提必须是真正地尊重经济发展规律,否则就会事与愿违。这一课题的研究蕴含丰富的政策启示,对许多国家都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第二个我要讲的就是货币形态,货币制度与传导机制的研究。我们知道从实物商品货币、贵金属货币到法定货币,货币形态发展的背后实质是货币制度的演进。


特别是信用货币制度的出现促进了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克里夫难题)结束了二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在完全基于信用美元主导的全球信用货币时代,人们重新建立起所谓的现代货币经济学理论体系。但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2020年疫情期间的货币景象和数字货币的出现,很多经济现象在传统的研究范围之内已经很难得到合理的解释了。


比如说原来被视为洪水猛兽的通货膨胀,在近二十年是否离我们越来越远。我过去在五道口的毕业论文写的就是通货膨胀,目前已经有很多的研究总结了通货膨胀消失的原因,比如说人口老龄化、技术进步、全球化、贫富分化等结构性因素。


也有研究重新解读传统的费雪方程式,费雪方程式MV=PT,试图重新审视经济金融循环下货币政策出现怎样新的传导路径,V变量货币流通输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T变量的范畴即各类商品的交易总量是否应该涵盖不断膨胀的金融资产。


1963年美国货币学派教父弗里德曼提出,通货膨胀在任何地方都是一种货币现象,制度经济学解释通货膨胀只是表面,制度才是本质。凯恩斯主义则认为通货膨胀也可以解读为财政现象,还有宏观经济学家理解通货膨胀更多的是价格现象,认为通货膨胀消失,源于生产过剩或者供过于求。


必须承认经济金融化程度提高,货币政策工具创新,非银行金融中介体系和金融市场规模的壮大,新一代技术特别是数字货币出现,都使原来沿着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制度运行的传统货币政策传导路径发生变化。如果说大萧条是宏观经济学的圣杯,那么也许目前正是货币经济学的圣杯,这个很值得我们研究。


第三个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就是低利率将如何改变金融机构经营与盈利的模式。全球超低利率乃至出现负利率已经有很多年了,涉及的国家也越来越多。这种现象背后的成因蕴含的规律或者是趋势,预计未来对金融机构的影响,都是非常值得探究的。


一般理解资金是宝贵的生产要素,保持正常的价格及利率水平是金融产生、运行和拓展的基本前提,这是过去我们一般一直这样认为。而超低利率或者是负利率直接挑战这种传统的金融理论,对金融机构的经营和盈利模式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总储蓄长期超过总投资,全球全要素生产率持续低迷,金融周期特别是金融资产价格的影响,主要央行货币操作方式的变化,都可能对上面的变化产生影响。


低利率是否会带来一个趋势性现象,就是利率水平和净利差长期持续下降。数据表明目前实施超低利率负利率的经济体,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在下降,一些国家的整体净利差已经趋近于零。


但我们注意到这些国家金融体系的结构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说明其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早已经做出了某种调整或者是变化。负面影响我们也不能忽视,长期低利率环境会造成金融风险隐性化和长期化。从央行的角度看负利率弱化了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央行资产负债表风险爆雷增加,越来越需要将各类资产市场动态纳入视野。财政的角度看,超低利率或将引发政府债务过度扩张,加剧财政悬崖,与主权债务风险,从企业角度看债务高启值得警觉,目前全球债务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350%。其中绝大部分是由企业贡献的。


从金融市场来看,容易助长资产泡沫和投机炒作,金融机构的经营与盈利模式将做怎样的改变,宏观管理政策将做怎样的调整,这些都需要理论的支持和引领,这是第三个。


第四个,应对气候变化将大幅拓展金融生产最大可能性边界。应对气候变化,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识,金融领域最近讨论得可以说是如火如荼,每一场研讨会基本上都有人提到应对气候变化、绿色金融这些概念。应对气候变化会大大拓展金融长期增长的最大可能性边界,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指出,在2050年实现零排放,全球每年需要投资1.6到3.8万亿美元。


对金融行业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蓝海,未来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债券、碳交易市场都将迎来巨大发展契机。另外气候变化也会倒逼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发生调整,催生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带来更多新的增长点。


气候变化对金融风险的影响认识也在逐步深入,最近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两个文件,一个是气候风险的原因与传播路径,第二个气候相关金融风险评估方法。这两个文件都总结了气候问题如何延伸为金融风险,并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目前一般将气候风险分为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这是风险管理的全新领域,目前的研究和实践都没有形成系统。在这方面保险特殊的运作机理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可以发挥独特的无可替代的作用。当前保险应对气候风险的覆盖率还非常低,过去十年全球气候灾难引起的损失中只有30%被保险覆盖,剩余的保险缺口大概有1.7万亿美元,实际缺口应该更大。与其它金融机构不同,保险的作用是直接对冲风险,是一种对风险重新分配的中介,可以实现风险分散,而且保险资金的长期性结构能够更好地匹配绿色发展所需要的长期融资需求。


应对气候变化,在金融领域我们既要看到挑战,我们目前可能更多地是看到它对我们带来的不利的影响。但其实对金融行业来说机遇更多,应对气候变化将会为金融行业创造难以想象的比较空间,或将大幅外移金融生产可能性曲线点,把金融生产可能性曲线点要向外移,扩大金融长期增长的最大可能性边界,这是第四点。


最后一点,就是金融中介多样化背景下的金融业务定义和它的范畴。金融的本质就是一种中介,扮演着支付、信用和撮合中间的职能,从全球来看长期以来金融业一直坚持着严格的范围和边界,从事金融业务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对金融行业的监管,也要严厉于其它行业。


但过去三十多年从事金融业务的主体已经成倍增加,对于究竟什么是金融业务,现在好像变得比较模糊,国际上变得比较模糊。但由于金融业的特殊性,这个又必须要理清,不允许有模糊。金融业的范畴与非金融业务的边界究竟在哪,又比如从事什么样的金融业务属于特殊权利,必须持牌经营。还比如说商业银行作为一项准公共基础设施,在金融领域它的负外部性更大,哪些业务属于商业银行的核心功能,不能让度给其它金融中介,目前这些方面在国际上没有一个一致的共识,还是比较模糊的概念。这些都需要从理论上阐释得更清楚一些,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话就会令全球各种金融主体和相关找到各自准确的坐标,是非常有帮助的。


以上五个方面是一些初步的认识,抛砖引玉,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