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债务重省—镇江,如何破解发展瓶颈

2019-03-04 16:20:07

image.png

镇江如何摆脱发展“瓶颈”

 

2019年1月9日,镇江市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18年镇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50亿元,增长3%。增速连续两年排在江苏省13市的末位,其中,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等三项指标连续两年未能完成人代会确定的目标。实际上,自2013以来,镇江的经济总量及各项经济指标增量都在苏南五市中垫底。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来看,镇江未来发展形势同样面临着巨大挑战。

区位优势发挥不明显,发展定位不明确。在“南京都市圈”中,由于马鞍山、滁州等城市相比镇江,有着更低的人力成本、生产成本,因此,镇江并不能有效吸纳南京的产业转移红利,同时离上海较远,也无法像南通一样承接上海的溢出效应。但是,镇江地处苏南腹地,占据铁路、水运等交通优势,应该说发展的区位优势非常明显。然而,镇江并没有发挥好这些优势。从目前的情况看,镇江仍然处于“迷茫期”,在产业布局、发展目标等方面缺乏明确定位。而周边城市,早早开始了现代产业布局,“地标性”的产业和整体的产业优势逐步形成。比如,苏州的外向型工业、无锡的物联网与智能制造、南京的半导体与芯片等,目前基本具备了全球竞争的基础能力。在城市定位和发展目标上,南京提出“两聚一高”、徐州提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宿迁提出建设“电商名城”、南通提出“一个龙头、三个先锋”等,目标非常明确,而镇江的发展目标只是把省里的“强富美高”新江苏简单套用为建设“强富美高”新镇江,缺少明确的方向。找不准发展定位,激活不了发展内动力,高质量发展自然无从谈起。

产业结构不合理,新兴产业低迷。当苏州、无锡等城市度过转型“阵痛期”后,镇江却一直裹足不前。从产业结构看,镇江在苏南地区一二产业占经济比重最高,化工、造纸等传统产业占规上工业销售比重近60%,低层次、低效益、高污染的产业格局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在2019年1月9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张叶飞市长自曝镇江存在五大深层次矛盾,其中提到“产业结构偏重,先进制造业发展还不充分,生态环境仍存在许多短板和问题。”新兴产业代表着未来,从镇江周边看,南京和苏锡常等城市加快了发展高端新兴产业的步伐,培养了一大批高新产业。而镇江不仅没有培养出代表未来的主导产业,瞪羚企业数量也远远低于苏南其他城市(苏州218家、常州53家、南京和无锡分别为36家,镇江8家)。在长江经济带建设“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前提下,旧动能必须尽早升级转换,如果在新动能培育中未能尽快需求突破口,镇江的发展必然进一步受限。镇江市委书记惠建林也指出:“新常态下区域竞争的激烈程度,与经济发展‘黄金期’相比有了本质的区别,地区分化更为严重。一个地方如果没有很好的发展,就会低迷,成为被整合者。”

人才吸引乏力,人才溢出严重。据2016年统计数据显示,驻镇江的21245名高校毕业生,留在镇江就业的2790人,仅占13.1%,而南京、苏州、无锡等城市这一比例均在30%左右。2017年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榜单中,镇江排在徐州、南通之后,随着各城市间“抢人大战”越来越激烈,镇江在财政支出上本身就不占优势,如果又不能满足人才的岗位需求,必然加剧“对内留不住人才,对外吸引不了人才”的尴尬局面。如果优质人才资源进不来、留不下、用不了,势必造成地方产业生态恶化,尤其是新兴产业,如果缺乏一支规模宏大、结构优化的人才队伍做支撑,产业发展就无从谈起。如何从周边上海、南京、苏锡常等城市对人才的“围剿”中,打开“突破口”,是镇江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文化底蕴没有激活,文化供给力不足。作为一座具有3500多年历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江的文化积淀、文化成果在江南城市群中是名列前茅的。镇江市早在“十五”规划中 ,就将旅游业确定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然而,这些年来镇江却始终没有经营出自己的核心文化体系及城市名片,整个旅游体系又过于散乱和碎片化,商圈与景区没有形成有效联动,同时,在文化旅游的宣传推广上,也一直缺少有效手段和力度,导致文化旅游市场、文化竞争力整体乏力。

镇江需要一次彻底的思想大解放

改革开放40多年来,镇江在解放思想上也取得了显著成就,涌现出“四千四万”等精神标识,但是40年后,镇江“慢一拍、差一步的隐忧逐渐凸显,不仅有质的欠缺、也有量的不足”,根本原因“还在于思想上的桎梏、观念上的梗阻”,镇江市委书记惠建林如是说。

前几年,浙江民营经济杂志的记者到访镇江的浙江商会,有感于当时镇江的发展状况,写了一篇“困城镇江”的深度报道,指出镇江人“意识保守,不思进取”。实际上,镇江从来不缺乏创新意识和奋斗精神,缺的是催化剂。从目前的情况看,镇江确实存在守成有余,而创新成果相对不足等问题。解放思想就是要在困境中找出路。如何摆脱目前发展的“瓶颈”,镇江需要一次自上而下的全民思想大讨论、大解放,深度把脉镇江为什么发展滞后,怎么推动高质量发展、发挥“后发致人”的优势。省委书记娄勤俭在视察镇江时也强调,镇江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信心,通过解放思想解决好发展信心、发展动力、发展思路问题。

思想的解放,既要鼎固革新、触动灵魂,更要固化落实、看到效果。前几年“困城镇江”也曾给镇江心理带来了一定冲击,但此后“尘归尘、土归土”,镇江干部群众身上的拼搏进取精神依然没有有效“激活”,长期存在的发展站位不高、部门协同不畅、政策碎片化等突出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改善。时至今日,从精神面貌来看,无论干部还是群众,普遍缺少一股拼劲、闯劲,缺乏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面对发展滞后的局面,镇江不少干部群众要么从地理面积小、人口基数少中找借口,要么从人均GDP和与中西部城市的比较中刷“存在感”。镇江市委党校经济与管理教研室教授姚永康认为,“镇江老是躺在床上讲,但又起不来,只有心动没有行动。”他说:“镇江必须坚决跳出固有的思维定势和眼界局限,打破干部队伍中‘眼界不大,格局狭窄;胸无大志,故步自封;坐而论道,说多做少;精于算计,推诿扯皮;得过且过、小富即安’等‘小码头’观念窠臼。”

克服这种“小码头”观念,必须通过解放的大思想让自己尽快醒悟过来,在解放思想中恢复信心、激活动力,找准城市定位和发展思路,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优势产业布局,形成对人才的“虹吸效应”,才能逐步走出“困境”。尤其当前,新兴技术产业方兴未艾,苏南板块的优势还在持续发力,镇江又处于“三纵四横”高铁网基础上形成的扬子江城市群高铁“三环”的第一环,在发展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能不能抓住重大战略机遇期奋力一搏、实现逆袭,更需要高质量的解放思想赋能助推。镇江要充分唤醒忧患意识,革新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弊端,全力调动干部群众的创业激情,尽快培育新优势、打造新特色、提升新高度、实现新突破。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人才兴,则事业兴。无论城市,还是国家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谁拥有了人才优势,谁就掌握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优势。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镇江时指出:镇江大有前途。如何把习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变成美好现实,在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严峻形势下,镇江如何尽快走出当前的“末位困境”,其中最关键、最紧要的是在“人”上做足文章。

把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张叶飞曾指出:“镇江是苏南五市之一,但一直以来,无论我们的干部还是普通市民身上,还缺少一种苏南人应有的自豪和自信。”相比省内其他城市,镇江的干部确实激情不足、自信不够,在镇江很难见到其他城市屡见不鲜的招商引资擂鼓呐喊的场面,也没有大干快干轰轰烈烈的“誓师”场景,大多数镇江干部习惯于按部就班、得过且过,许多部门领导也缺乏战略眼光和宏观意识,不能从镇江发展大势思考工作,“不愠不火”成了镇江普遍的“政治生态”。这可能与镇江长期缺乏激励干部干事创业的有力手段不无关系。反观一江之隔的泰州,2016设立“蜗牛奖”、2018年设立“骏马奖”,不遗余力地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因为人浮于事,镇江在人才引进、招商引资等方面颓势明显,2018年全年各月固定资产投资变化出现两位负数,这几年,落户镇江并达产见效的50亿元以上重大新兴产业项目几乎没有,目前全市上市公司仅有12家,工业销售“百亿企业”也只有7家。克服这些问题,干部的决心和能力是第一位的,镇江应该采取“真刀实枪”措施,加大人才流转力度,尽快完善“能上能下”用人机制,只有干部队伍“活起来”,发展的车轮才能“转起来”。

把镇江丰富的高教资源用起来。高校对地方发展的支撑包括智力支撑、人才支撑、产业支撑等。镇江拥有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丰富的高教资源,但是,镇江并没有充分发挥这些高教资源的禀赋优势,人才优势没有很好地转化为发展优势。在智力支撑方面,镇江要重点利用好驻地高校,建立高端发展智库,为镇江发展出谋划策。在人才支撑方面,不仅要大力引进“金山英才”和新兴产业紧缺型基础人才,更要让更多驻镇高校毕业生“留得下”。镇江高校每年输出的20000余名本科毕业生,留镇工作达到30%左右才算合理。在产业支撑方面,积极推动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加强全面协作关系,推动区域发展。目前,镇江驻地高校支持本地产业发展的力量还很薄弱,其实,不仅江苏大学的车辆工程、江苏科技大学的船舶工程等具有很强的专业优势,在新兴专业培育上,镇江的多所高校均有不菲的成绩。镇江要注重驻地高校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孵化能力,以高校的优势资源,解决好产业结构不合理、新动能增量不足的问题。

把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发动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镇江自古人才济济,目前虽然人口基数小,但是,并不意味着发展潜力小。近年来,镇江因为发展势头不足、文化区松散破碎等问题,与其他城市相比,向心力、附着力明显欠缺,没有形成齐心合力的局面。镇江一定要尽快把全市人员的思想整合起来。从目前的情况看,首先要培育城市的独有文化,提升镇江文化在群众中的认同度,并以文化认同牵引价值认同,以此解决好自身长期存在的向心力、融合度不高等问题,形成凝聚力的“集聚”效应。同时,还要把群众创业激情调动起来、激发起来,把群众的战斗力凝聚起来,只要318万镇江市民坚定信心、直面困难、勇于超越,镇江“大有前途”!


image.png


作者简介:朱思丞,1983年11月生,硕士学历,曾任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军事理论教员,评论员,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东南学术》《国防大学学报》等发表论文70余篇,获全军优秀硕士论文提名奖、“雪枫青年科研人才”及学术论文名作奖、一等奖等多种奖项。